发表时间: 2018-03-23 09:30:07
作者: 想飞
浏览:
去庙湾之前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去旅游?
没有答案。
逃离?显然不是那么简单。
无解之下一度将之上升至一个哲学的高度。
庙湾行之后,或者在庙湾,突然顿悟:旅游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更新。
人在自身生存环境中的一切会不自觉的在内心形成一面镜子,映照生活的种种荒诞或无奈。因竭 而渴,便有了需求,由内而外,便有了行动,营营役役鸡毛狗碎的平常生活终需一个出口,我们不能每天换一条妞,而旅游恰是这种形式下因释放而达至的一种平衡,我谓之自我更新,呵呵,纯属个人之见。
好吧,说点正事。
是有一天在网上误打误撞知道有个叫庙湾的地方 ,百度,在蚂蜂窝里发现大量的庙湾游记及图片,一下便上了心。其实激动是还有另外一个原因,09——16在珠海呆了七年,有足够多的人和事丰富着那段属于青春的日子,珠海可以说是第三个故乡,但就是这样一个如此熟悉的地方,我竟不知道珠海还有庙湾还有庙湾这样清澈的海水,这一下的刺痛可能就是最后促成此行的真正动力。然后攻略,然后约人,由最初的一人到后来的酒后六人到最终两个麻甩佬。
6月27号凌晨3点45分出发,珠海,已阔别了15年。
去之前在QQ签名档更新了四个字:近乡情怯!后又删掉,觉得太过矫情。
6点30分到达香洲码头,9点10分的船,站在香洲码头,海风凉凉吹来,静静看着晨曦中已经完全陌生的唐家湾到情侣路沿岸,高楼林立,面目全非,唯有远远的青黛色山脉是旧时模样,可惜已叫不出名字,就像某些人某些事,已随风消去,此一刻,隐隐然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用了点力,终是按熄了回忆的烟头。
然后登船,途靠桂山岛,终停东澳岛,转乘21座快艇,12点到庙湾。
攻略期间,有关庙湾岛的图片看了无数,登岛即觉处处眼熟,码头、渔家、石路、沙滩,一路都是在印证别人的图片,少了新鲜激动。到了沙滩马上安营扎寨拉好帐篷迫不及待的跳进海里。游完泳,杀回渔家找吃的,不料遇了冷板凳——什么都没得吃。后来跟他们聊天,才知道这两天风大,没出海捕鱼。他们曾通知小付要取消此道行程,这也是我们从东澳岛过来时没坐7人快艇而坐有掩体的21人快艇的原因——皆因风浪大,危险。饶是如此,在船上还是有去海龙王家做客的感觉——有今生没来世,一浪接着一浪,惊叫声不断,呕吐声不断,有一小妞干脆就晕了过去。不过不得不赞的是有一4、5岁的小女孩,虽然也吓得哇哇大哭,但终是撑了过来,回程时在船上也淡定了许多。佩服她父母的胆力,敢把她带来,换了是我,敢不敢把宝贝女儿带来,恐怕还得踌躇。
没饭吃,回去沙滩吃了干粮,再折回渔村,补给了水和饮料,顺便跟渔民聊天,了解了一些庙湾的历史,他们大闲大落,也乐得有人谈话,当下海阔天空山聊海侃,可怜我那个香港同胞被灌了一脑子的浆糊。不过这里有一个细节,像一根刺,不吐不爽,我拿着喝完的一个啤酒罐子正想找垃圾桶,旁边的渔民说,扔海里,扔海里,见我犹豫,不怕,不怕,我们这里都这样!确实,刚才游泳时便见海里有很多垃圾,不如想象中纯净,心便有些失落,庙湾岛跟渔村相接有一段堤,堤的两岸漂浮着更多的生活垃圾,与这里的蓝天碧水极不协调,捉螃蟹时见这里的民居生活污水是直接排往海里,以致我看见那些活动在岩石边色彩斑斓的螃蟹时竟有些恶心。更甚者,晚上有一渔民领着我们去捉螃蟹,他说那些色彩斑斓的螃蟹喜欢吃屎,当地叫屎蟹,不好吃,他们不捉,我在想,就算好吃我也不捉。吃晚饭时我闲逛到村子的另一边,天色已暗,一个房子后面传来阵阵的大得有些夸张的嗡嗡声以及一些复杂的味道,敢情那是苍蝇在PARTY!吓得我马上落荒而逃!这岛上,苍蝇可不是一般的多。
想起去年在沙扒,见当地居民也是直接把垃圾扔海里。
我们不见得有资格在这里说三道四,千百年来,他们就在这里,他们就是这样生活,我们不可能因为我们的到来要求他们作出改变,他们可能觉得大海能容纳一切化解一切。但是,前天看一个新闻,说太平洋的海底有无数的垃圾 。这就是现实,在地球村的今天,已经没有谁可以例外,何况庙湾。蚂蜂窝里很多人称庙湾为中国的麻袋,这是标题党的作风,不过由也可见当下中国这类资源的稀缺,因此更应呵护,不伤害不过度开发。
我们这次来到,当地渔民说不是一个很好的时间,21号台风过后这里一直是吹西南风,风比较大,所以海水相对没那么清澈,在最好的日子,渔村对出的海深5到6米,清澈见底,这样的日子在中秋节前后比较多。不过相对于其他地方,这里的海水已足够的蓝。来这里的人大多是冲着这一份清澈而来,但庙湾不是天堂,她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想像,就像我们的生活,难免有所遗憾。
在网上,见很多小资哭着喊着前往西藏,我并不认为旅游里有什么心灵圣地,庙湾那一波碧水能荡涤内心的挣扎和厚重的尘垢吗?恐怕未必。来这里,个人更多是带着一份放松心情的愿望而来,庙湾向左天堂向右,现实与理想永远没有交集。
喜欢庙湾,其实更多的是喜欢她的自然与纯朴,虽然她有这样那样的小缺点,但相比其他过度商业开发的海岛,她的自然与纯朴像那一弯碧水一样树立起一个标杆,我不知道,下一站,要去哪里?回程时在东澳岛有两个小时的停留,但看着当地浓厚的商业气息,在码头,我实在不愿多挪一步。
庙湾的南部是一望无际的南中国海,碧波万顷再无岛屿。人有时候就是这样的矛盾,说是来这里放松心情的,为了更多个角度拍摄渔村,最后是一峰又一峰的攀越至最高峰,由于全山为石,两边都是悬崖峭壁,稍有不慎不是喂鱼就是粉身碎骨了,远远的望下去,渺小的人们在夕阳下的沙滩漫步戏水,我们两个傻帽在颤颤惊惊的爬石头,既畏蛇又畏高,相当讽刺。
海鲜大餐影子都没有,只好自力更生,晚饭过后去捉螃蟹,居然也捉到不少,还有些小鱼儿,不过全被香港同胞拿去孝敬了美女——打火锅。我一溜烟去了夜潜,毛都没捞到一条。
这次去的人不多,总共二十多人,在沙滩安营扎寨的不过十来人,基本上是成双成对的,只有两对是公的,包括我们,朋友在微信祝我们蜜月愉快,幸好是人各一帐篷,否则庙湾的水都洗不清。
夜一深情侣们皆帐内春风旖旎去,沙滩相当宁静,剩我们两个傻佬喝着啤酒就着一波又一波的海浪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手电照到海里鱼儿成群游弋,兴奋得追逐而去。。。。。。两个可怜的傻佬!
不过相对于此刻在单位割了三条阑尾爬墙飘过的苦逼们,我们倒是让人艳羡得紧!
枕着海浪入眠,早上醒来拍日出,扛着装备走错了方向,到了山上才发现太阳被山峰挡着,影儿都没拍到一个。不过也不扫兴,面朝浩渺烟波的南中国海,我干脆美美的躺下,天上白云苍狗,晨风轻轻吹来,那一刻,天上人间,美女不换。
这是在庙湾最后的停留,也是整个庙湾之旅最放松的一刻,虽然短暂,却深深怀念。起来最后看一眼无边的南海碧波,断然转身。既然是旅游,离开便是宿命,乡关在别处,故园无此声!
早上10点,双雅马哈的马达卷起一尾飞浪,庙湾留在了天边。
“除了天比较蓝水比较清,庙湾实无其它可赏之处,而偏偏是这两者现在是稀罕之物,特别是后者。渔村环境堪称脏乱,只好在远处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用距离产生的美,覆盖在这片已经暗露忧伤的地方。如果有一天庙湾终将被人离弃,游人不再,归根的原因肯定是因为村民及游客对坏境保护意识的不觉。在这片远离尘世的净土,可悲是因为没有例外!希望庙湾永远真的是妙湾!”
发表时间: 2018-03-23 09:30:07
作者: 想飞
浏览:
去庙湾之前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去旅游?
没有答案。
逃离?显然不是那么简单。
无解之下一度将之上升至一个哲学的高度。
庙湾行之后,或者在庙湾,突然顿悟:旅游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更新。
人在自身生存环境中的一切会不自觉的在内心形成一面镜子,映照生活的种种荒诞或无奈。因竭 而渴,便有了需求,由内而外,便有了行动,营营役役鸡毛狗碎的平常生活终需一个出口,我们不能每天换一条妞,而旅游恰是这种形式下因释放而达至的一种平衡,我谓之自我更新,呵呵,纯属个人之见。
好吧,说点正事。
是有一天在网上误打误撞知道有个叫庙湾的地方 ,百度,在蚂蜂窝里发现大量的庙湾游记及图片,一下便上了心。其实激动是还有另外一个原因,09——16在珠海呆了七年,有足够多的人和事丰富着那段属于青春的日子,珠海可以说是第三个故乡,但就是这样一个如此熟悉的地方,我竟不知道珠海还有庙湾还有庙湾这样清澈的海水,这一下的刺痛可能就是最后促成此行的真正动力。然后攻略,然后约人,由最初的一人到后来的酒后六人到最终两个麻甩佬。
6月27号凌晨3点45分出发,珠海,已阔别了15年。
去之前在QQ签名档更新了四个字:近乡情怯!后又删掉,觉得太过矫情。
6点30分到达香洲码头,9点10分的船,站在香洲码头,海风凉凉吹来,静静看着晨曦中已经完全陌生的唐家湾到情侣路沿岸,高楼林立,面目全非,唯有远远的青黛色山脉是旧时模样,可惜已叫不出名字,就像某些人某些事,已随风消去,此一刻,隐隐然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用了点力,终是按熄了回忆的烟头。
然后登船,途靠桂山岛,终停东澳岛,转乘21座快艇,12点到庙湾。
攻略期间,有关庙湾岛的图片看了无数,登岛即觉处处眼熟,码头、渔家、石路、沙滩,一路都是在印证别人的图片,少了新鲜激动。到了沙滩马上安营扎寨拉好帐篷迫不及待的跳进海里。游完泳,杀回渔家找吃的,不料遇了冷板凳——什么都没得吃。后来跟他们聊天,才知道这两天风大,没出海捕鱼。他们曾通知小付要取消此道行程,这也是我们从东澳岛过来时没坐7人快艇而坐有掩体的21人快艇的原因——皆因风浪大,危险。饶是如此,在船上还是有去海龙王家做客的感觉——有今生没来世,一浪接着一浪,惊叫声不断,呕吐声不断,有一小妞干脆就晕了过去。不过不得不赞的是有一4、5岁的小女孩,虽然也吓得哇哇大哭,但终是撑了过来,回程时在船上也淡定了许多。佩服她父母的胆力,敢把她带来,换了是我,敢不敢把宝贝女儿带来,恐怕还得踌躇。
没饭吃,回去沙滩吃了干粮,再折回渔村,补给了水和饮料,顺便跟渔民聊天,了解了一些庙湾的历史,他们大闲大落,也乐得有人谈话,当下海阔天空山聊海侃,可怜我那个香港同胞被灌了一脑子的浆糊。不过这里有一个细节,像一根刺,不吐不爽,我拿着喝完的一个啤酒罐子正想找垃圾桶,旁边的渔民说,扔海里,扔海里,见我犹豫,不怕,不怕,我们这里都这样!确实,刚才游泳时便见海里有很多垃圾,不如想象中纯净,心便有些失落,庙湾岛跟渔村相接有一段堤,堤的两岸漂浮着更多的生活垃圾,与这里的蓝天碧水极不协调,捉螃蟹时见这里的民居生活污水是直接排往海里,以致我看见那些活动在岩石边色彩斑斓的螃蟹时竟有些恶心。更甚者,晚上有一渔民领着我们去捉螃蟹,他说那些色彩斑斓的螃蟹喜欢吃屎,当地叫屎蟹,不好吃,他们不捉,我在想,就算好吃我也不捉。吃晚饭时我闲逛到村子的另一边,天色已暗,一个房子后面传来阵阵的大得有些夸张的嗡嗡声以及一些复杂的味道,敢情那是苍蝇在PARTY!吓得我马上落荒而逃!这岛上,苍蝇可不是一般的多。
想起去年在沙扒,见当地居民也是直接把垃圾扔海里。
我们不见得有资格在这里说三道四,千百年来,他们就在这里,他们就是这样生活,我们不可能因为我们的到来要求他们作出改变,他们可能觉得大海能容纳一切化解一切。但是,前天看一个新闻,说太平洋的海底有无数的垃圾 。这就是现实,在地球村的今天,已经没有谁可以例外,何况庙湾。蚂蜂窝里很多人称庙湾为中国的麻袋,这是标题党的作风,不过由也可见当下中国这类资源的稀缺,因此更应呵护,不伤害不过度开发。
我们这次来到,当地渔民说不是一个很好的时间,21号台风过后这里一直是吹西南风,风比较大,所以海水相对没那么清澈,在最好的日子,渔村对出的海深5到6米,清澈见底,这样的日子在中秋节前后比较多。不过相对于其他地方,这里的海水已足够的蓝。来这里的人大多是冲着这一份清澈而来,但庙湾不是天堂,她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想像,就像我们的生活,难免有所遗憾。
在网上,见很多小资哭着喊着前往西藏,我并不认为旅游里有什么心灵圣地,庙湾那一波碧水能荡涤内心的挣扎和厚重的尘垢吗?恐怕未必。来这里,个人更多是带着一份放松心情的愿望而来,庙湾向左天堂向右,现实与理想永远没有交集。
喜欢庙湾,其实更多的是喜欢她的自然与纯朴,虽然她有这样那样的小缺点,但相比其他过度商业开发的海岛,她的自然与纯朴像那一弯碧水一样树立起一个标杆,我不知道,下一站,要去哪里?回程时在东澳岛有两个小时的停留,但看着当地浓厚的商业气息,在码头,我实在不愿多挪一步。
庙湾的南部是一望无际的南中国海,碧波万顷再无岛屿。人有时候就是这样的矛盾,说是来这里放松心情的,为了更多个角度拍摄渔村,最后是一峰又一峰的攀越至最高峰,由于全山为石,两边都是悬崖峭壁,稍有不慎不是喂鱼就是粉身碎骨了,远远的望下去,渺小的人们在夕阳下的沙滩漫步戏水,我们两个傻帽在颤颤惊惊的爬石头,既畏蛇又畏高,相当讽刺。
海鲜大餐影子都没有,只好自力更生,晚饭过后去捉螃蟹,居然也捉到不少,还有些小鱼儿,不过全被香港同胞拿去孝敬了美女——打火锅。我一溜烟去了夜潜,毛都没捞到一条。
这次去的人不多,总共二十多人,在沙滩安营扎寨的不过十来人,基本上是成双成对的,只有两对是公的,包括我们,朋友在微信祝我们蜜月愉快,幸好是人各一帐篷,否则庙湾的水都洗不清。
夜一深情侣们皆帐内春风旖旎去,沙滩相当宁静,剩我们两个傻佬喝着啤酒就着一波又一波的海浪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手电照到海里鱼儿成群游弋,兴奋得追逐而去。。。。。。两个可怜的傻佬!
不过相对于此刻在单位割了三条阑尾爬墙飘过的苦逼们,我们倒是让人艳羡得紧!
枕着海浪入眠,早上醒来拍日出,扛着装备走错了方向,到了山上才发现太阳被山峰挡着,影儿都没拍到一个。不过也不扫兴,面朝浩渺烟波的南中国海,我干脆美美的躺下,天上白云苍狗,晨风轻轻吹来,那一刻,天上人间,美女不换。
这是在庙湾最后的停留,也是整个庙湾之旅最放松的一刻,虽然短暂,却深深怀念。起来最后看一眼无边的南海碧波,断然转身。既然是旅游,离开便是宿命,乡关在别处,故园无此声!
早上10点,双雅马哈的马达卷起一尾飞浪,庙湾留在了天边。
“除了天比较蓝水比较清,庙湾实无其它可赏之处,而偏偏是这两者现在是稀罕之物,特别是后者。渔村环境堪称脏乱,只好在远处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用距离产生的美,覆盖在这片已经暗露忧伤的地方。如果有一天庙湾终将被人离弃,游人不再,归根的原因肯定是因为村民及游客对坏境保护意识的不觉。在这片远离尘世的净土,可悲是因为没有例外!希望庙湾永远真的是妙湾!”